-
【风险提示】一觉醒来收到一堆银行扣款短信?专家支招防范“非法短信嗅探”
专家表示, 二是收到异常验证码短信,此时应立刻关机或设置进入飞行模式,及时冻结相关银行账户及第三方支付账号,最大程度防止损失。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6/08
-
【风险提示】谎称“流调”套取个人信息?提防借疫情实施的诈骗
针对这类情况,警方提醒,流调电话基本都是通过本地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绝不会是境外电话。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6/08
-
【风险提示】图说电信网络诈骗五大高发类案
专栏风险提示
诚信贵州|2022/05/13
-
【风险提示】小学生玩游戏被骗七千元 警惕网络诈骗盯上中小学生
前不久,一名12岁的学生在使用其父亲手机玩一款小型游戏时,收到了一条打着“免费领游戏皮肤”的消息。”警方提醒,作为家长,一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上的监督与教导,平时多向孩子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也建议家长不要轻易开通免密支付、刷脸支付...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4/28
-
【风险提示】天天团购抢菜难?小心遭遇诈骗!
新冠肺炎疫情“倒春寒”下,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抗疫工作,不少市民自觉配合足不出户,居家办公或隔离,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有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防护用品、生活物资的购买需要,千方百计实施诈骗。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4/28
-
【风险提示】骗子借“退货”诈骗,警方耐心劝阻保住3万元
3月20日,海淀公安分局双榆树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诈中心转递线索,一名事主疑似正在接听诈骗电话。按照劝阻员的提示,陈先生赶紧将银行卡注销,清理手机下载的诈骗软件、陌生微信好友,并在民警的指导下下载安装了“全民反诈”APP。如果遇到电信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积极...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4/11
-
【风险提示】揭秘“无货源开店”骗局:无本金、无囤货、无风险就能赚钱?
所谓“无货源开店”,就是店铺经营者没有现货,等有顾客下单,店主再去上家下单,由上家来派单发货。“无货源店铺”本质上是中间商,对货源并不了解,如果售卖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缺陷,他们需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但由于其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和专业实力,往往难以提供售后服务...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4/11
-
【风险提示】充值容易退费难,预付消费要理性!
刘女士家住江夏欧亚达广场附近,去年上半年,该商场内开了一家“任意健身会所”。通常,市场监管部门遇到此类消费纠纷,会帮助消费者进行协调,如协调难以达成一致,则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3/14
-
【风险提示】:网络平台对侵权账号要有作为
近日,护士肖女士爆料称,有人使用了她的个人信息注册了探探APP账号。根据民法典,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2/24
-
【风险提示】网上卖闲置物品,却落入“陷阱”!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市民喜欢将闲置物品挂到二手交易平台销售,它们的出现方便了很多人处理闲置物品,解决了买卖双方的难题。不随意填写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机验证码,让我们牢记套路,远离诈骗陷阱!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2/02/08
-
【风险提示】谨记“四警惕” 守好“钱袋子”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如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套路”营销行为侵害自身权益?树立诚信意识,不违规将分期、小额信贷等个人消费信用贷款用于理财、投资、还贷等非消费领域,避免“以贷养贷”“以卡养卡”。不被“解债上岸”等说辞迷惑,防范打着债务化解名义的非法...
专栏风险提示
经济参考报|2022/02/08
-
【风险提示】消费提示 购买家电警惕终身维修等话术
近日,浙江省温岭市消保委接到消费者反映其电脑板在质保期内出现故障,联系商家维修却被告知其所购型号已停止生产无法提供保修,遂向温岭市消保委寻求帮助。如果发现外观明显存在异常现象,要及时向经营者提出,如果消费者不及时反映,事后又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签收前...
专栏风险提示
中国消费者报|2022/01/21
-
【风险提示】中介平台批量造假 警惕灰色“种草”产业链
”近日,周女士在社交平台被博主“种草”了一罐婴幼儿辅食,没想到拿到后发现配料里竟然含有冰糖,根本不适合1岁以内宝宝食用。同时,对从事虚假营销的商家及代运营平台可以建立“名单共享机制”,形成多平台联动治理,遏制其发布需求,并提供给执法、监管部门,进行...
专栏风险提示
北京日报|2022/01/21
-
【风险提示】注意!被无资质医美“套路”如何维权
近日,某知名美容美发公司因被曝存在诱导消费者大额消费、拒退预付卡内余额和广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引发热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其立案调查。因此,加强行业自律水平,提高行政处罚标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是主管部门未来保障消费者远离“套路服务”的行动方向。
专栏风险提示
北京日报|2022/01/21
-
【风险提示】涉疫骗局花样多,看清圈套勿上当
眼下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头等大事,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要保持镇定和理智,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落入圈套。
专栏风险提示
齐鲁晚报|2022/01/21
-
【风险提示】临近年底各类骗局花样百出 民警教你如何捂紧钱袋子
破解密码:网贷风险极高,任何在未放款前要求先缴费的网贷行为都涉嫌诈骗。
专栏风险提示
重庆晚报|2021/12/30
-
【风险提示】警惕“网购退款”骗局
原来,前不久,陈女士在某购物平台上购买了化妆品, 19日下午,陈女士突然接到一个自称售后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陈女士购买的商品存在商品质量问题,商家将进行三倍金额的赔偿,并表示会将电话转接给银行工作人员,让陈女士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专栏风险提示
湖南省公安厅|2021/12/30
-
【风险提示】鹅绒比鸭绒好? 长春消协提醒买羽绒服当心宣传陷阱
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能只注重价格高低,只看款式和颜色,还要注意了解标签上的信息内容,把住质量关口。
专栏风险提示
中国消费者报|2021/12/30
-
【风险提示】玩元宇宙游戏能赚钱?警惕游戏中暗藏骗局
在人们还弄不清什么是元宇宙的时候,一些区块链游戏已经搭载上元宇宙的概念重新收割用户。有的游戏可能一夜之间就无法登入,投资者直接血本无归。
专栏风险提示
北青报|2021/12/30
-
【风险提示】不让虚假广告坑害继续教育
虚假夸大广告是一副“毒药”,让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断“野鸡化”,最后走上自我毁灭之路,不可小觑。
专栏风险提示
广州日报|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