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提示】“工厂直发”不可弄虚作假
相关平台也应加强对直播间的审核和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违规处罚制度,可利用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对直播间各种工厂直销、工厂直发认真甄别,及时采取下架商品、取消推荐、封禁账号、降低信用评级等措施,合力维护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生态。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12/13
-
【风险提示】警惕!专门“忽悠”老年人!
11月13日, 65岁的温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提示开通了快音听歌App的会员,从当天开始自动扣费。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12/13
-
【风险提示】整治虚假职业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规范培训机构办学,严禁以招生费等名义直接或变相买卖符合补贴条件的生源,以联合办学、培训合作等名义违规转包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与参训人员串通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套取资金等行为。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12/13
-
【风险提示】把“先用后付”的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督促电商平台整改,为线上消费创造更加合规、安全的环境。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12/13
-
【风险提示】慎选教育培训机构 共建安全消费环境
为维护广大学员合法权益,倡导教育培训机构守法诚信经营,在3·15来临之际,特此发布教育培训消费警示,提醒教育培训机构诚信守法经营,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理性选择。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03/14
-
【风险提示】让“第三方测评”回归本源
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快速出圈,但这些本应给消费者提供可参考性的测评结论却在以商养测以测养商等乱象中失去本真。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03/14
-
【风险提示】整治虚假职业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规范培训机构办学,严禁以招生费等名义直接或变相买卖符合补贴条件的生源,以联合办学、培训合作等名义违规转包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与参训人员串通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套取资金等行为。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03/14
-
【风险提示】当心寒假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
同时,要管理好银行卡、手机支付密码等,避免未成年人误入陷阱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02/09
-
【风险提示】“阴阳菜单”频现 败坏文旅形象
严厉打击包括阴阳菜单在内的各种消费乱象,维护公平有序的文旅消费市场,这不仅是捍卫消费者权利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旅游业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02/07
-
【风险提示】46人被骗!公安破获虚假租房系列诈骗案件
2024年1月,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市民李女士称在网上看到一则现有一套房子出租,有意者请致电我的出租房屋信息,李女士因有租房需求,便联系该房东租房,但签了租房合同付过定金租金后,却迟迟不能入住,怀疑自己被骗,遂报警求助。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4/02/07
-
【风险提示】食品知假买假 别让维权跑偏
在食品领域,我们通常把购买者知道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仍然购买并进行维权的行为称为知假买假。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12/20
-
【风险提示】帮忙拨打诈骗电话 6名“工具人”被抓
明知他人实施电信诈骗,还提供手机帮助诈骗分子拨打电话,属于诈骗罪共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12/20
-
【风险提示】警惕“免费送”背后的陷阱
近期,山东省临清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以代办社保为名的特大养老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查扣冻结涉案资金、财物600余万元,涉案总金额1000余万元。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12/20
-
【风险提示】“代办社保”要小心 老年朋友需警惕
近期,山东省临清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以代办社保为名的特大养老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查扣冻结涉案资金、财物600余万元,涉案总金额1000余万元。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12/20
-
【风险提示】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警惕“征信修复”骗局
专栏风险提示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2023/09/20
-
【风险提示】谨防招聘市场“糖衣炮弹”
今年2月,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一起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胡某成立四川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伙同17人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有培训需求的应聘人员,通过一系列套路陷阱,诈骗400余名求职大学生,涉案金额达131万元。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09/20
-
【风险提示】警惕“免费送”背后的陷阱
近日,有消费者称自己接到电话,商家宣称在约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可以领取平底锅和电动牙刷。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09/20
-
【风险提示】高考结束 谨防骗子盯上你
高考结束,学生和家长最想知道分数,诈骗分子便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06/29
-
【风险提示】警惕“AI换脸”新骗局
更换后的面部表情自然,以假乱真,能够冒充他人身份联系被害人,博取被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06/29
-
【风险提示】非法集资套路深!这些“坑”千万别跳!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专栏风险提示
信用中国|2023/06/29